1)第233章离开_重生之冉魏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冉明兴奋的扑向祝英台,在祝英台没有反应过来,给了她一个熊抱,冉明兴奋的道:“吾有办法了!”

  祝英台被冉明突然袭击,登时愣住了。他长这么大,还没有被异性这么拥抱着,开始祝英台非常愤怒。不过看着如同疯子一般的冉明,祝英台离奇的平静了下来!满脸忧色“如今关于子阳兄的流言满天飞,不知子阳兄有何应对之策?”

  冉明正色道:“堵不如疏,要疏就少不了引导!”

  祝英台明白冉明的意思,但是这要有一个前提。他就是要有足够的影响力,如果是谢安,哪怕一句话就可以让陆勤,就算是陆纳、陆始兄弟,也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可是冉明,必竟人微言轻!当然,这话他没有说出来,恐怕打击冉明的自尊心。

  祝英台委婉的道:“不知子阳兄如何引导?”

  冉明道:“办报!”

  “办报?”祝英台听到这话,脸色一凝,不由道:“朝廷早有邸报,也不见提振军民士气,而且除了官员,根本没有仕人愿意看邸报,没有什么影响力啊!”

  《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它创办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初期(约公元前二世纪左右)。各郡在京城长安都设有驻京办事处,这个住处叫作“邸”,派有常驻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长之间做联络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秦朝建立起来的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

  冉明撇了撇嘴,暗道就算你再聪明,也有时代的局限性。只有在后世讯息爆炸时代生活过的人,才真正明白,媒体和舆论的力量。接着,冉明解释起来:“邸报虽好,可毕竞看的多是官员,官面上的文书虽然辞藻华丽,然而过于古板,枯燥乏味,许多入也只是雾里看花,可报纸不同,报纸可以是稗官野史之类又或者猎奇的故事,能更增趣味,便能吸引军民传阅,所谓润物细无声。”

  祝英台疑惑的道:“这个引导流言有何关系?”

  冉明道:“到时候,报纸办起来就可以左右士人的意志,士林的力量,也可以充当为吾所用!”

  “竟然神奇如斯!”祝英台惊呼道:“这太匪夷所思了!”

  冉明道:“困难肯定有,现在是万事开头难,这报纸要办起来,只怕不容易。”

  冉明现在有印刷术,活字印刷技术方面已经成熟。困难之处就是怎么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报纸的名气打响,一个毫无人气的报纸,基本上没有任何杀伤力,如果是订阅量超过十万份甚至更多,恐怕报纸的影响力可以超过谢安!

  祝英台倒也热心“有何困难,英台能否献上薄力?”

  冉明道:“有钱能使鬼推磨,没有钱,万事难!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