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章 张昶的投靠_锦衣长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盼儿从地上站起身:“二位,我曾在江湖上行走过两年,学过一点易容之法。由我盯孙刀疤的梢万分稳妥。”

  常歌道:“盼儿姑娘,没想到你还有这般本事。”

  宋盼儿轻笑一声:“呵,实不相瞒。拱卫司李千面手下那群盯梢的力士,想当初是跟我学的易容之术。”

  常四建议:“姑娘,那接下来几天,我们叔侄先接着查访线索。你就盯孙刀疤的稍儿。他要是有异常之处,劳烦你告诉我们。”

  宋盼儿道:“好。咱们之间传递消息的事,就交给锦阳县主和徐小公子了。”

  常歌起身:“盼儿姑娘,那咱们就此别过。我们先去亲兵营房放了孙刀疤。你跟紧了他。下晌我们接着去银库,看能否查到有用的线索。”

  已是正午时分,李善长府邸卧房。

  李善长躺在一张藤椅之上,头上覆着一块冰巾。参知政事张昶坐在他的身边,手里捧着一叠公文:“相国,这两天要紧的公务就这几桩。若您无异议,我便差人去办了。另外上位让我转告您一句话,心病还需心药医。他是信任您的。请您务必及早养好病,回王府主持大局。”

  李善长呻吟了一声:“唉!我上了年纪,病也多了起来。你替我谢过上位的关心。这些日子我不在,诸多政务全有劳你了。善长不甚感激。好了,请回吧。”

  张昶却没有离开的意思。

  李善长问:“张兄,还有什么事么?”

  张昶将公文放在一边,随后道:“老朽不才,欲与相国同乘一舟。”

  这些大人物说话,向来是含糊其辞、若隐若现。李善长装起了糊涂:“怎么,张兄想与我泛舟玄武湖切磋诗文?唉,那得等我病体康复。”

  张昶一脸严肃的看着李善长:“相国,我所说之舟有一名,名曰:淮西!”

  李善长久经风浪,听到此言面不改色,心中却是大骇:这三年以来,我对你多有拉拢,刘伯温那边也对你屡屡示好。可你就是不表明态度,到底站到哪边。怎么我现在遇上了麻烦事,你倒要表态上我淮西的船?

  李善长不动声色的说道:“张兄,《论语·卫灵公》有云,君子不党。可世人却忘了欧阳修说过另一句话,小人无党,惟君子有之。应天城中的淮西、浙东之争早已是众人皆知。可我不明白,张兄是元廷进士出身。刘伯温的浙东党中,多为元廷进士出身者。多做过元廷的官。似乎跟你是同路人。张兄为何要上我们淮西这条泥腿子居多的船呢?”

  张昶冷笑一声:“呵,我骨子里是个高傲的人。刘伯温当初只做过元廷一任小小的学官。可我却当过元廷的户部尚书。让我一个做过户部尚书的人,对一个小小学官俯首帖耳?我做不到。且我虽文人出身,却不迂腐,自诩是个治世之才。刘伯温那方呢?多为穷酸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