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61章 大人物_锦衣长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常歌彻底震惊了!户部按照各地富庶程度,将天下一百四十八府划分为一、二、三等,每一等中又分上府、中府、下府。镇江府属一等上府。知府衙门银库存银应该在三万之数。沈放却告诉他镇江府存银只有区区三千两!

  常歌问:“银子都跑到哪儿去了?”

  沈放苦笑一声:“这话你应该问孙知府。”

  常歌道:“孙知府人呢?”

  沈放答道:“孙知府本来被我抓了。我念他是我的老上司,没有派人严加看管,只让他住在知府衙门后衙之中。哪曾想昨夜他一根白绫上了吊。”

  一旁的吴宗伯说道:“难道是那位孙知府贪污了大部分库银和全部库粮?”

  常歌道:“那他的胆子也忒大了一些!户部每年都要派员到各府核查官粮、官银。这还不算,工部还要每年命人巡查各府粮屯是否坚固,隔潮。为防地方官员贪污官粮,圣上自洪武十五年起,还命刑部督捕司每年派员不定期巡查各府、县......一波又一波的官员前来镇江府,竟无人发现镇江粮库是空的,银库只有账面一成的存银?”

  沈放道:“他一个人自然没有那么大胃口吞得下二三十万石粮食、几万两银子。据我所知,京城里有个位高权重的大人物指使他这么做。”

  常歌追问:“那个大人物是谁?”

  沈放摇头:“是谁你只能去问死去的孙知府了。”

  洪武帝让常歌暗查镇江百姓造反的原因。跟沈放一番谈话,他心中已摸清了七八分的原因:无非是官逼民反!老百姓活不下去,不造反就要活活饿死。

  从古至今,领兵大将造反都是为了拥有更大的权力;老百姓造反都是为了活下去。这是一条历史铁律。

  常歌心道:看来要挖出孙知府背后的那位“大人物”,这差事才算了结。沈放说的应该是实话,孙知府一个小小四品官,哪有那么大胆量将镇江府衙的财富统统据为己有?

  常歌命令纪纲:“你派个人回应天,命贺升来镇江,抄孙知府的家。”

  沈放插话:“孙知府的府邸我已经带人细细搜过了。财物加起来折银不过千两。你让人抄他的家没有任何意义。”

  徐辉祖一声暴喝:“沈放,认清你自己的身份!锦衣卫怎么办案,用得着你一个反贼来教?”

  听到“反贼”二字,常歌指了指张叟:“老头儿,你真的是张士诚的父亲?”

  张叟已经吓得瑟瑟发抖,哪里答得出话来?

  沈放替他回答:“张叟只是丹阳县的一个长者而已,世代务农。所谓‘张士诚之父’,只是我给他编造出来的一个身份。造反讲究名正言顺。编造出这一层身份,是为了打出名正言顺的旗号。”

  常歌叹了声:“大明律,谋反者一律凌迟。无论你造反的目的是什么,凌迟是跑不了的。”

  沈放用几乎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