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章 制造局事宜_永历十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来支撑蛇杆。

  这样只有当使用者将蛇杆尾部上压时,蛇杆顶部夹住的火绳才会扣击在火药池内,若是不对蛇杆尾部施加压力,那么金属簧片就会自动撑起蛇杆,使其远离火药池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这是一种很实用的设计。

  此时欧洲的火绳枪已经变得很完善了,拥有了名为“枪机”的半机械式点火装置板机,外形也和大家印象里熟悉的枪械外形很相像了。

  向李兴介绍完火绳枪后,邓肯又向李兴提出了一个新的兵种“掷弹兵”此时的欧洲已经开始配备掷弹兵了

  这时欧洲的投弹兵投掷的是填充了炸药的铁球,铁球的大小只有垒球般大小,需要提前点燃引信后向敌军投掷。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工作,如果引信被点燃没有投掷出去,这时投弹兵包括身边的士卒也就遭殃了。

  危险归危险,投弹兵迅速的投掷大量手雷是会给对面的敌军造成巨大的心里压力,所以邓肯认为可以在制造局试制一部分铁球手雷。

  李兴自无不许,不过这铁球手雷和目前靖南军军中所用的震天雷差不多,只不过震天雷体型较大,不适合野战投掷,但是颗粒火药的出现,就可以将震天雷缩小。

  李兴属意用陶罐替代,最关键的是陶罐容易炸开,如果在陶罐中再加上部分铁钉的话,那效果绝对不会比欧洲的铁球手雷差。

  对于李兴的建议,邓肯表示认可,而且和铁球同等大小的陶罐更轻便,更容易扔到对面的敌军中去。

  为了加快生产进度,李兴又下令给王文斌让他务必督促所有的工匠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全力生产,至于如何生产,所有人必须分工明确,比如制作枪管的就是做枪管,做扳机的就是做扳机,待配件做好之后,再行组装。

  而手雷则更简单,做拳头大的小陶罐即可,这可以新建个窑厂生产,关键的就是气密性。

  为此王文斌建议用桐油和鱼油将布帛涂抹均匀,晒干后用来堵塞陶罐,如此既不影响火绳的燃烧,又能将陶罐堵死,如此方可发挥最佳的效果。

  李兴对王文斌的建议表示认同,即令制造局试产。

  其实明朝时期,广州的佛山就是两广的炼铁基地,李兴之所以将这批葡萄牙工匠转运梧州,一是梧州地处两广之中,一旦战事发生,那这些生产出来的火器就能在短时间地运送到前线,二是这些葡萄牙工匠每一个对于李兴都是无比宝贵的,所以李兴必须将他们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

  王文斌领命之后,就是向李兴汇报熬粪煮硝之法成功了。

  “大帅,属下等人在广州期间,已经生产了一千余斤硝石,皆是通过熬粪所得,产量大至为十产一。”

  “好,若是硝石足够,我靖南军药子则不会有缺,此法可在两广推行,由各县统一在当地煮硝,军帅府统一采购”

  李兴考虑之后,这煮硝是可以在民间推广的,他也不怕清军知道,因为他手头掌握着颗粒火药的制作方法,只要将这些新的技术掌握在手中,那对付满洲人总会保持优势。

  其实在万有才向他汇报洪承畴在湘南仿建棱堡后,李兴就动了北征湖广的心思,这洪承畴的危害太大了,这棱堡才搞出来几天,他就能弄出来了,据来往的客商说除了材料是砖石结构,其余与靖南军的棱堡并无二样。

  为此在火绳枪和手雷生产期间,李兴即召梧州诸将商量北伐事宜。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