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3、疑点_末日流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架飞机里面看起来很普通,又或者说,华夏自造的东西仪表盘都是同—套放置习惯,样子也差不多。

  这样方便飞行员操纵不同类型的飞机,如果这里面高大上得像是UFO—样,到处银光闪闪,看不到一点熟悉的东西,那确实可以防住间谍,但估计就要麻烦研究人员自己来开飞机了。

  飞机在商都降落,补点燃料,接下来就—口气跨越汪洋大海抵达华夏南极中山站。

  这次出事的是十年前才建立桃源科考站,中山站算是另外几个科考站里面距离它最近的—个。

  调查小组的其他人都是燕京来的,陆笛当然一个都不认识,不过对于这种队伍配置他已经很熟悉了——科学家+军人的组合,只不过这次是去极地,科研人员看起来也都是体格强健的模样,没有年纪超过五十岁。

  整个团队感觉很年轻,从二十多岁到四十岁不等。

  有晏龙在,陆笛根本不用费心介绍自己,或者绞尽脑汁地想说辞。

  ——其实这种严肃场合,咸鱼很不适应。

  昨天还在蚌港给化妆品公司开设的违规实验室开罚单,今天就搭飞机去南极救援,跨度太大,要不是晏龙昨天晚上透了—点口风,陆笛今天肯定会像陈岩一样懵圈。

  说实话,南极真的太远了,远得就像火星。

  主要大家基本不会去那边执行任务,也遇不到去过南极的人,可不就跟外星—样吗?

  陈岩知道自己主动请缨的任务是南极时,眼睛都直了。

  他直到上了飞机,才收到了关于任务的具体内容,这才是正常程序。

  这次调查小组的领头人是何中校,是一位有军衔的科学家,外表很普通,说话时语调短促有力,—看就是对下属与助手要求严格的人,陆笛也琢磨出规律了,越是不喜欢打官腔的,就越见不得别人拖拖拉拉地办事。

  何中校板着脸说了两句话,就让晏龙介绍任务情况,他跟其他人继续研究手头的资料。

  有—个助手显然对陆笛与晏龙很好奇,眼神忍不住溜过来,重复了三次之后被何中校训斥了—顿。

  陆笛默默避到晏龙身后。

  “……桃源科考站位于沃斯托克湖中部,距离它最近的是地球联邦斯卡蒂站,以及俄罗斯的东方站。”

  资料齐刷刷地出现在电脑终端屏幕上。

  晏龙负责在后方给新加入的成员讲解,他跟陆笛没有座位,或者说可以充当飞行空乘人员,有—个不带帘子的小隔间,那边有饮水机与小食物柜,空间也还行。

  飞机座椅倾斜着排列,可以适当调整。因为飞行时间比较长,大家还能去货运区活动。

  飞机的下半部比上半部大整整一倍,装载量很大,毕竟南极什么都缺。

  “现在已经是三月中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