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4观摩_剑破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洛阳前后,为了继续有效汉化,在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改封孔子第二十八代后人孔灵珍为崇圣侯,任秘书郎,并世袭爵位,赐食邑100户。孔渠是孔灵珍的孙子,在父亲孔文泰58岁故去那年,承袭了父亲官职和爵位,继续在朝为官。因为掌管朝廷的图书经籍,因此四大学院的藏书阁他也经常光顾检查。

  今天大概是别的事情忙完,节日也过的差不多了,城内的皇宗学、国子学、四门小学检查都完毕,便来到太学院。太学院除了规模比其他三所学院加起来都大以外,同时也是对部分汉族寒门弟子开放的学校,因为寒门子弟参加统一高考,因此太学院的学苗要比其他学校好得多,学风也刻苦的多,被士人阶层认可的多,当然做官的比例却小得多。

  孔渠刚才进太学院,在礼部和学院的官员陪同下,先是瞻仰了祖先孔子的雕像,然后观看了旁边颜渊问仁、子路问政的壁画,最后经他的本家弟弟、图书馆馆长博士舍人孔準等人的引导,来到图书馆。一行人先进到一楼,一楼是个大自习室。偌大的自习室,有许多同学坐在宽大的平桌边看书学习,里边鸦雀无声。

  孔準指指点点的给孔渠介绍着图书馆的建成、历史和背景,孔渠听的津津有味。然后他们又来到二层的阅览室,自里边即可以借阅书籍看,还可以自习,当然需要花钱,主要是教职员工和富家子弟看书的地方。此刻李辰等几个同学就藏在其他同学当中,他们偷偷的看着一行人低声交流而入,转了半圈又转身离开,不知道孙云究竟在担心什么。

  三楼是纯粹的借书处,也是图书陈列处。众人转了一圈,孔渠说:“不错,看样子今年太学院图书馆的藏书又多了许多,实在在读书人之幸,也是太学生之幸。你们太学院的师生,实在是很辛苦也很出色,孔準,这里也有你的功劳啊。”

  孔準说:“此乃学院领导和秘书郎指导有方,太学院广泛收集民间遗留散落书籍之故,现在我们正在抓紧整理,相信通过我们太学的努力,一定能成为朝堂书库的补充。”

  旁边孔长孙说:“听说这些只是整理完毕可以展示和借阅的书籍,太学院还有一些刚刚挖掘到的有价值的书籍正在甄别,是不是也请秘书郎大人和我们观赏一下。”

  孔準馆长有些为难的说:“那些书籍都在四楼的库房里,还没有整理完毕,里边都是灰尘,不太方便各位大人进去啊。”是不是有些书籍不方便泄漏吧,大伙听了感觉像吊胃口。

  孔渠似乎来了兴致说道:“不要紧,我们抓书籍的收集工作,最关键的就是深入民间,在一个就是分类整理。以前我们都是从南朝借书,结果屡次被南蛮小看我华夏之邦,如今我们图书收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