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章 游走在灰色地带的国货之光_凭什么我不能造好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早上跑两三趟,然后中午的时候再跑两三趟把人给接回来。

  基本上一个圩日可以挣个一百多块钱,甚至偶尔可以达到两百块。

  有时候村里面或者其他村有人在县城办婚礼或者其他什么事情需要包车,他也能挣个一两百块钱。

  更加重要的是他给自己杂货铺进货更加方便了。

  今天萧辉他们一行五个人开着一辆国货之光,从文英早上出门开始,一直跟拍。

  虽然国货之光是一个七座的微型车,正常来说除了文英自己,最多只能搭载六名乘客。

  不过农村里头哪里管那么多?

  别说系安全带之类的,车子里面是能够挤进去多少人就多少人。

  很快的,装了十二名乘客的文英,就开着国货之光朝着镇子而去。

  “萧总,我们这么拍摄出去,到时候交警会不会去扣他的分啊?”

  朱正峰可是亲眼看见十二名乘客进入到文英的车子。

  为了多运输客人,文英还把中间和后排的座椅给拆了下来,在上面摆放了一堆的塑料小凳子。

  这绝对算是严重超载了。

  “这种事情虽然不合适,但是禁止是禁止不来的。以前他们乘坐拖拉机的时候,超载情况只会更加严重。”

  能够载货也能够运输人员,这正是国货之光的关键卖点。

  甚至当初设计的时候,就专门把中间和后排的座椅设计的比较容易取下和重新装上去。

  国货之光的使用场景,注定很多时候都是游走在灰色地带的。

  “那倒也是,我刚刚看到一辆摩托车上做了四个大人,跟他们一比,坐文英的车子绝对是更加安全的。”

  2005年时候的华夏农村,摩托车的普及也是非常高的。

  各种摩托载客的夸张情况,不比后世的阿三差多少。

  “所以我们今天要重点拍摄出国货之光出人意料的载客能力。连标题我都已经想好了,就叫做‘你永远不知道国货之光里面会下来多少人’。”

  萧辉前世就看到过类似的视频。

  最夸张的一次,一辆国货之光里头居然下来了十八个成年人。

  对于文英这种类型的人来说,国货之光绝对是他们发家致富的神器啊。

  政府部门应该也能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有些事情,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规则虽然很重要,但是百姓们发家致富也很重要啊。

  “我们这段时间拍摄了不少相关的视频,到时候可以制作成一个系列,让人看到国货之光里面下来不同数量的人的情况,估计在地瓜网上能够引来一波点击热潮呢。”

  朱正峰听了萧辉的话,立马觉得这个视频有火的潜力。

  现在地瓜网上的很多视频都拍摄的非常不专业。

  哪怕是如此,每天也有很多网友上去观看。

  相对来说,朱正峰他们拍摄的绝对算是专业级的视频了。

  “国货之光虽然不怎么挣钱,但是对于打响我们南山汽车的名气来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眼下开局还算不错,但是我们要加一把劲,把这个情况给彻底的稳下来。”

  萧辉坐在副驾驶位上,跟着文英的车子行驶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

  四周都是丘陵山地,风景谈不上多么的优美。

  这样的村子在南方还有不少。

  国货之光的发展潜力还是非常大的。

  多了不说,每个农村有个两三辆国货之光,那是再正常不过。

  而整个华夏有差不多七十来万个农村,这背后就是一两百万的市场。

  更不用说还有城市里头小老板的需求。

  国货之光,大有可为啊。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