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54章 老刘老刘,千愁万愁_寒门母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跟您有啥说啥不是?”

  刘聚:!!!

  刚还“本公”,这会儿又换成“晚辈”,还敢提我孙女儿,你个楚清是变着花样气人是不是?

  “宇芳妹子近来可好?”楚清问。

  “好!”刘聚气呼呼回道:“劳永安公惦记了,哼!”

  刘宇芳订亲了,订的是今年殿试的二甲第七名,听说小伙子长得瘦高,学问不错,据说骑射也不错,还是永安公的崇拜者。

  反正除了刘聚不满意,全家都满意。

  刘聚坚定地认为刘宇芳还受着楚清的“影响”,不然不能找个相貌都有几分与楚清相近的,生怕孙女儿择偶观不正,将来日子该过不好了。

  看老头儿气呼呼的样儿,楚清觉得有意思。

  在朝堂上见到的刘聚,一直给楚清的印象是沉稳、中正,还真没见过他私下真性情的一面。

  “刘大人,您发现没有?其实晚辈是个相当有学问的人物呢!”楚清真诚地自夸:“您看,我搞出的东西,都很实用;

  不但老百姓喜欢,连皇上也喜欢;

  上至九十九,下至小朋友,基本都能用上我的东西,且不提穿的棉麻毛,也不说吃的油和盐;

  就说小玩意儿,也是人见人爱不是?比方说小牙膏、小香皂、花露水、常备药……

  您说,这些东西如果是放到现在我才搞出来,你要不要见一样买一样?户部买得起不?”

  满足基本生活的消耗品,总是最赚钱的,因为需求量大。

  像楚清说的,如果她的东西都是在有了如今的实力后才搞出来,谁也不敢白拿,可想要,就算掌管国库的户部也买不起。

  因为每样都是百姓需求,每样都有庞大的市场。

  以前这份钱,基本是白给朝廷赚的,如今可不行,得买,那就问买得起不?

  灯油定价不高,又比蜡烛明亮且耐用,还听说那块地方石漆汩汩涌出、取之不尽,那不就是说,楚家的灯油将取代现有的照明材料?

  灯油家家都得用,整个大宣这么大的需求,得是多大一笔买卖?

  知府戚贵燃惦记还算好的,他只惦记着与石漆买卖沾上点儿边,为的是给政绩增光添彩;却有多少人惦记能从这买卖中分一杯羹?

  不说别人,皇帝就首当其冲。

  临行前皇帝与刘聚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永安公有心,一直致力于琢磨改善民生之物,朕则要研究改善民生之政;

  可惜,像永安公这样为民着想的臣子不多,能与朕如此同心之臣子也不多,朕很看重她;

  刘尚书,不论是彩色印刷、还是玻璃、水泥、灯油等技艺,都是能造福百姓、有助万民的好东西;

  朕派你亲去与她相谈,帮助她完成泽被桑梓的宏愿。”

  泽被桑梓?还宏愿?楚清那人有吗?

  刘聚倒是认为,皇上是啥都想要,还要少花钱多办事,还整不动楚清,刘聚能说啥?能咋办?

  刘聚在抬头纹上狠狠揉了揉。

  每当谈及与钱财相关的问题,他就脑门子疼。

  楚清也揉了揉额头。

  对于戚贵燃,楚清可以说是“不打馋不打懒,专打那不长眼”,给点难听的话打发了就是。

  但对皇帝就不行。

  万一皇帝想明白了,直接立个项,把石油也归拢到矿产资源法条中,那楚清还有什么赚头?

  所以此时楚清要干的就是,让刘聚给皇帝传话:“刘大人,别的都好说,你们能仿造就仿造,没什么太精妙的工艺在其中;

  灯油却不一样,这么说吧,除非你们直接拿石漆当灯油,否则想弄出我家这种清亮耐烧、少烟味淡的灯油,怕是没什么可能;

  户部若真的出得起钱,不如请皇上专门立法,把天下石漆归于矿冶业,然后把石漆收为国有,你们专门掏钱琢磨炼制灯油去?”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