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0章 送年货_寒门母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月,功课落下不少,要这帮人帮他快速赶进度。

  楚清顾不上管小宝,却必须管皇帝——得把纺织品弄到皇上眼皮子底下,借着“上供”的名义,让皇帝当把“代言人”。

  纺织品作坊已经定为“宝清祥”字号,楚清把要进贡给皇帝的所有物品的包装盒都刻上了这三个字。包括衣服的内里,都缝上小布片商标。

  这次准备送往京城的“年货”很丰富:

  花生油两坛;

  玉液琼浆酒(其实就是玉米烧)十二坛;

  各色香皂若干;水貂毛围脖三条;

  不同颜色的羊剪绒披风十件;

  各色羊毛手套、羊毛袜、羊毛毡鞋垫、羊毛衣、羊毛裤若干;

  各种颜色的“羊毛毡戳戳乐”小摆件以及半成品并附带说明书若干;

  各色纯色、条纹、格子棉布若干匹;

  还有一些木质的架子。

  反正,“宝清祥”第一批的纺织品每样都给皇帝送去些。考虑得还很周全,给太后、皇后的也在里面。

  那些“戳戳乐”是给小皇子、皇女们准备的。争取这批小玩意儿引领京都贵族小姐的手工风潮。

  反正这些“戳戳乐”都是边角料,扔掉怪可惜的,没准还能赚大钱呢。

  另外,单独给胡恒秋订制了一件密侦司款式的黑色羊剪绒披风,还在左胸口的位置给做了夹层口袋,让能揣几张银票或者信件。

  现在这个口袋里揣的是楚清的“拜年问安信”。信中大意是:

  “尊敬的领导:

  岁前,特以御寒衣裘,望公安康。

  随信附数车礼品,烦传与圣上,并替属下问安。

  烦公对照礼单,清点货物,凡与礼单数不符者,皆足下之仪也。

  关于税银款项,公莫急于一时。诚请君前美言属下之年礼,若圣上言好,烦君广而告之,故必财源滚滚。

  另:附上吉州“青瓦台”今年的缴税银票。“青瓦台”分号、“宝清祥”分号已在京城设立,年后开张。

  祝公来年银钱海海,不请自来。

  此致,敬礼。

  ……

  京都,胡府。

  管家把信呈给胡恒秋。胡恒秋看着熟悉的字体,不拆信封,而是对着往阳光照,也不知道想看出啥来。

  “老爷,您这是?”管家看得莫名其妙。老爷最近莫名其妙的行为越来越多了。

  比如说,上个月念叨:“钱来!钱来!”后来萎靡了好几天,又念叨“马来,马来!”这两天又改了:“有没有?行不行?”一天天神叨叨的。

  “几辆车?”胡恒秋还在仰头照着信封瞧。

  “六辆。”

  “嗯,还行,算她有良心!”胡恒秋高兴了,“走,看看去!”

  胡恒秋看到那么多精致的箱子、酒坛,高兴坏了:“快!开一坛尝尝!”

  “老爷,来送货的小厮说,这个包袱里的才是您的,其他的……”管家一脸不忍的看着他家老爷。

  “那这、这……”胡恒秋抖着手里的信封,他本来的愿望,里面不是银票就是礼单的,看来现在……啥也不是!

  一气之下,直接撕开信封,里面掉出一份请柬:

  送呈:胡大人台启

  谨定于庆德七年正月十六日

  为青瓦台京都分号、宝清祥京都分号(东城店)、宝清祥京都分号(西城店)开业典礼

  恭请莅临并剪彩(烦请多唤友人)

  楚清敬邀

  “这是让我满城替她跑路吗!”胡恒秋怒了。

  楚清真不是这个意思,楚清心说胡恒秋去青瓦台,他再派两个手下分头去另外两个店就成。没想到胡恒秋这么认真负责任!

  这是想赚钱想得多执着啊!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