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6章 蝗神不保佑你,我保佑你!_寒门母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水域多于义斌府,所以虫害并未超过义斌府。

  蝗虫喜欢把卵产在相对干燥的地方,而去年崇鱼府也发生过洪涝灾害,因此,这里的虫害并不太严重。

  不严重是相对于“灾”这个定义来说的,大宣官员在上报朝廷的时候要把灾害分等级,程度严重叫“灾”,程度不够叫“害”。

  用老百姓的判断标准是:蝗虫没有成“云”,就不叫灾。

  小宝一边看着蝗虫换粮的队伍,一边听排队的人们聊天:

  “唉,今年收成好不了!就算没有蝗虫,光是旱情,也收不了多少粮食了!”

  “就算没有旱情,光是蝗虫也收不了啊!”

  “这才哪到哪,你们还年轻不知道,老汉我当年经历过一次,那漫天遍地的蝗虫,你就走在田里,都往你脸上、嘴里飞!”

  “真有那么邪性?”

  “就是那么邪性!那年我也知道,我跟王老汉当年是一起逃荒过来的,只不过那时候我还小。”

  “其实当时蝗虫也就像现在这些,只是不到一个月就多了许多,到秋天的时候,漫天遍野,乌乌泱泱,空中连飞鸟都不见了!”

  “鸟不是吃虫子吗,怎会不见?”

  “后生,这你就不知道了,啥玩意儿多了都吓人哪!蚂蚁多了,房子都给你啃塌了,蝗虫多了,别说鸟,家里的狗都夹着尾巴躲进屋子里去!”

  “他们懂什么,一群小孩崽子!那时候你就是把衣服脱下来往空中抽一下,都能抽下来上百只蝗虫。”

  因为蝗虫和粮食需要过秤后再兑换,因此速度并不快,排队的人参与聊天的就越发多了起来。

  很快,发起话头的人不再是聊天的中心,而是转移到见多识广、阅历丰富的老人们身上。

  有的老人并不善于言辞,但是从他的表情就能让人感到“万蝗过境、片草不留”的绝望。

  队伍一下子又沉闷起来。

  很快,有性格开朗的年轻人打破这份沉闷,说道:

  “可惜啦!要是现在有那么多蝗虫,咱们一甩衣服抽一群、一甩衣服抽一群,那得换多少粮食回来!”

  “哈哈哈,可不是!你都不知道,我为了这些蝗虫,挥着抄子在田里挥了一上午,跑了四亩地呢!”

  “你在田里挥抄子?不怕把稻子都抽坏了?正结穗呢!”

  “算了吧!不知道你家的怎样,我们家地里的稻穗,大半是瘪的,与其费劲看着它长不出粒,不如好好捉蝗虫呢,兴许换来的粮食都比它长得多!”

  “还真是,我家地里也都是瘪壳穗,不成回头我也上地里捉蝗虫去!”

  “我听我媳妇说,她娘家那村全下地捉蝗虫,她娘家也是,全家老小都出动了,结果搞得蝗虫都不敢扎堆,捉得可费劲了!”

  小宝听着,心情很是复杂。

  娘亲说了,要是等到蝗虫漫天的时候,蝗虫就该变成黑色的了,那时候就有叫什么晴什么酸的剧毒,鸡鸭、飞鸟都不敢吃,人力捕蝗也起不到多大作用了。

  年轻人重新把聊天的兴头提起来,大家聊的内容就有了延伸:

  “哎我说,眼瞅着夏收了,夏收完还给不给继续换粮食?”

  “你们说,他们为啥换蝗虫啊?”

  “不能是发善心吧?发善心直接开粥棚多好?”

  “是啊,你问问,他们少东家在那站着呢!”

  “你咋不问,撺掇我干啥?”

  “你说,他换这么多蝗虫,能是吃不?前几日不就说他让人捉蝗虫吃,得罪蝗神吗?”

  “也不是那么说,说的是他连捉都不对!”

  “要细想起来,菜虫都得捉,为啥不能捉蝗虫,是吧?”

  “也是,要是蝗神真保佑咱,还能把蝗虫派来啃庄稼?”

  “你们吃过蝗虫没?我吃过,不好吃!”

  “你咋吃的?生吃的?”

  “没有,那哪儿敢,我煮着吃的,腥臭!不好吃!”

  “人家小公子是烤的!”

  “那回头我也烤着试试!”

  “你舍得?不换粮食啦?”

  “就烤一只……”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