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63章 “火”_寒门母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证了春节期间京都百姓的物资供应,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个体运输业务。

  这已经不是满分完成皇帝指派的任务,而是超额了。

  只是,楚清的“被谋反”风波,造成另外一大损失——玉矿减产。

  按说,楚清在五月时又派驻到沃斯三千人,与之前已经在沃斯采玉的工人,合计六千余人,在年底前应该运回更多的玉矿,实际并没有。

  不但没有去年那种万斤山料大玉石,连普通的玉石也只勉强维持住去年的水平。

  原因很简单,楚家铺子被封锁太久,各项物资无法正常运抵沃斯,这些工人不得不暂停采矿,四散寻求活路。

  最简单的说,楚家铺子被封锁,等于资产冻结,造成没钱买粮,更没钱运粮,更别提各种采矿工具的维修与更换了。

  六千人,光是吃饭,一天要消耗多少粮食?没饭吃,他们不得自己找出路糊口?

  另外,大批大宣人进入沃斯国,人家不得严密监管、严格控制?他们能活下来可不容易。

  秋季是最好的捞玉时节,采山玉也是要分秒必争,可是,没粮食没工具,都这样了,还怎么开采玉矿?

  所以,尽管在已有的十里捞玉河滩下游又延长十五里,矿山也沿着雪线往东扩展了同样大的区域,且高度不封顶,人也增加了三千之数,却还是完全浪费了。

  这个结果,是楚清与小宝不谋而合的“摆烂”行为导致的。

  楚清是给皇帝赚钱的掌柜,啥叫掌柜?楚清不知道掌柜的定义,但是她只知道自己掌着皇帝的钱柜。

  你冻结我的资产,我自然冻结你的钱柜。

  “冻结资产”是把双刃剑,当把一边刃口对准楚清的时候,等于把另一边刃口对准楚清即将创造的价值。

  皇帝看到京都及周边物价稳定、朝臣也不再多舌后,刚欣喜没几天,就被这样一缸冷水淋了个透心凉。

  传楚清过去训问,真的是训问,就差治罪了。

  楚清顶着满嘴燎泡诚恳请罪:“臣请皇上降罪!”。

  皇帝也真心无奈——看看,楚清都急得满嘴燎泡了。

  (楚清昨晚吃小子们从小宝那个岛上带回来的没熟的芒果,吃多了,过敏!)

  皇帝知道自己是“自作孽、不可活”,怪不得楚清,可他原本的想法是今年楚清不是都“力挽狂澜”了么,应该有好收成啊?

  盼头太大,失望过重。

  认真说来,楚清只负责皇上的私库收入,今年给皇帝上缴的银钱并没比去年少,只是没有增加而已。

  可皇帝为何那么大的气?因为下半年运输不畅,导致从京都到地方,各地物价都不稳定,税收也减少了,国库进账也少了。

  私库钱少了,最多少给媳妇们、孩子们点儿赏赐,国库进账减少是什么概念?那是国家稍有状况就要财政赤字的呀!

  比方再来次蝗灾。

  皇帝这一肚子气在朝堂上撒不出来,因为刚起头,就被官员们一堆借口和理由顶回来。

  运输不畅是最大的借口,不允许物价上调是最大的理由,物价不上调,在运输不利的局面下无法保证商税,国库可不就减少收入嘛!

  朝堂上撒不了的火,只能对着楚清撒。

  朝堂上那帮人,就算立马全都下岗了,人家回去照样丰衣足食,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看谁耗得过谁。

  从先皇时期就把童生试提早到十二岁,到本朝,更是提早到十岁,为什么?

  就是为了削弱世家手中的权力,将大权重新握在皇室手中,把朝堂内和世家大族相关的官员全部替换掉。

  可是,培养出足够多的人才不是短短几十年就做得到的。

  世家大族凭借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对于文教资源的垄断,依然是科举制度选拔出的主流人才。

  且他们通过姻亲血缘关系相互扶持,在很大程度上依旧将官场垄断的密不透风。

  对这些人撒不出气,对楚清就不一样了,楚清没有根基,是完完全全的“工具人”,让你往东你就不能往西。

  所以皇帝把楚清叫来撒火是本意,附带才是讨论怎么把玉石矿重新经营起来。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