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16章 矛盾_寒门母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计划、分配利益的角色,这么一搞,必然使得国家更加混乱,甚至失控,威胁到中央政权的统治。

  过去的楚清一穷二白,皇帝能够相信如此行事是她心思质朴,但随着楚清权利、地位走高,皇帝还能这样想吗?

  可事实上,被“高高挂起”的临洋侯说守国门,还就做到了。

  至少作为守边大将的薛正浩连饿得半死的战俘都看不住,还得是楚清给截杀的。

  楚清就是这么让皇帝感到怎么做都矛盾的人。

  皇帝既然并不完全放心楚清,为什么还以五万两银子的价格买“没良心炮”的图纸?

  就是出于对楚清的安抚:你说图纸不白给,朕不但同意,还高价收购。

  还想用着人家,还要防着人家,能不矛盾吗?

  可谁让楚清对皇权、皇威认知不足呢?

  她在自己的世界就没当过领导、没有经验;又是“红旗下的蛋”——头突然出来是多年的期盼,挺胸抬头叫喊是天生的遗传。

  这不是适不适应社会的问题,而是三观早已稳固的问题。

  她哪里懂得皇帝任用她的真正含义,是把她当枪使,对抗的是皇帝不方便掀翻的世家大族与朝臣之间过于稳固的利益链。

  那对皇权是最大的威胁。

  他们世代在朝廷做官,子承父业、兄弟相望,世袭传承,门第清高,联姻结网。

  哪怕最初是以诗文传家的世家,为维护家族利益,族中也必定会想方设法掌握军权,以武力维护自己的崇高地位。

  世家裹挟皇权,最后西风压倒东风,皇权旁落。

  国家需要世家门阀支撑,却不能允许他们与皇权牵涉过深。

  皇帝一直想把朝廷上下大换血,扯断世家对朝堂的牵制,可是,自古以来变法也好,革新也罢,想不血流成河都是难如登天之事。

  不过误打误撞的,楚清到底是给皇帝制造机会,把薛正浩的兵权收回来了。

  给楚清封爵,并把封地选在临洋县,其实是皇帝在矛盾心情下做出的决定,却也等于把楚清“束之高阁”。

  可楚清又开始鼓捣东西了,她总是能鼓捣出些好东西。

  皇帝又翻出楚清的“没良心炮”图纸看。

  别说郑春秋觊觎,皇帝也觊觎啊!

  当皇帝听说楚清工厂被盗,与工部有关时,第一个想到的也是“此事与郑春秋脱不开干系”,甚至内心还有些期待郑春秋能成功。

  可惜,郑春秋鼻子也很灵,盗窃失败第一时间给自己脱罪,倒是不好惩戒他了。

  真是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行的糟心玩意儿!

  看到皇帝看图纸,李公公多少能猜出皇帝的心思:这是又想回到郑春秋了。

  贴身总管是什么人?那是比皇后还熟悉皇帝的人。

  李公公边把案边的白玉茶盏放到托盘上准备收走,边说道:“皇上,过于思虑于龙体不宜,您要保重呀;

  郑大人得了教训,自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