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五十章 呆仗(上)_扼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勒台,建立大蒙古国,至今还不到十年。草原上的诸多部落,完全依靠着成吉思汗在军事上的不断胜利,才凝聚到一处。这种凝聚力,自然有其脆弱的地方。

  所以哲别的死,绝非寻常的失利,成吉思汗非得要用一个足够份量的胜利来振奋人心,压过这场失利造成的影响。所谓足够份量的胜利,或者是金国的国都大兴府,或者是持续给大蒙古国添堵的敌人,定海军郭宁的脑袋。二者必居其一。

  】

  对此,郭宁倒是没什么意见。

  他一向把蒙古军当作大敌,可不会在乎蒙古人对自己的敌视。他最不愿意见到的,其实是蒙古人如前次南下伐金一样,以骑兵千里长驱,纵横大金国的领地。

  前次四王子拖雷率部进入山东,因为对定海军的力量缺乏了解才吃了大亏,但即使如此,定海军也并不敢杀死拖雷,同时也无力阻止拖雷事后连续击溃山东金军泄愤。

  时隔两年,定海军的力量更加强盛,将士也更加精锐。如果正面对战,郭宁有十足信心,至少能压过寻常的蒙古千户。

  问题是,定海军的领地扩张了十倍,十三个军州五十二县处处都要遮护。如果成吉思汗亲自率部南下,来个烧杀掳掠,郭宁怎么应付得来?他拼了命也要阻止,但又实在很难阻止。

  定海军再怎么对抗,战场始终都在山东。蒙古军所到之处,轻易就能将山东东路的诸多军州化为白地,使定海军上下筚路蓝缕的成果化为乌有。那么,郭宁就算最后能驱走蒙古军,这不还是一场失败么?

  所以,最好的计划就是去中都打呆仗,最好的局面便是现在这般,一到中都,就眼着成吉思汗用他最精锐的骑兵杀到眼前!

  郭宁相信,以成吉思汗的聪察,必定能明白前来中都的所谓辎重队伍,才是定海军的主力,而且必为郭宁本人亲率。既然发现了定海军主力的踪迹,成吉思汗绝不会放弃将之一举荡平的机会。

  当然,战场上的局势千变万化。郭宁出兵中都之前,重将们闭门商议数次,手头制定的计划不下十几个。只不过眼前的局面,恰好符合定海军重将们特别期待的那个。

  对此,郭宁愈是接近中都,就愈有强烈的预感。

  换个角度来考虑当前的局面,继北京路落入蒙古军掌控之后,河北宣抚使仆散安贞、山东宣抚使郭宁,已经是仅有的,能够调度大军参予中都战事的有力大员。

  随着朝廷直属金军龟缩到中都和通州两个据点,除了潞水沿线尚有战事,北京路的广袤土地已经任由蒙古军纵横奔驰。局势如此明朗,蒙古人本来只要驱使那数以十万计的北京路降军,用他们的人命去填满中都城壕。这是很简单的做法。

  如果郭宁和仆散安贞所部真的联络上了中都兵马,转而在城外形成固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