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五十章 和议(下)_扼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副作用。

  原本规模庞大的部落遭拆分为千户之后,任何一个千户都无法单独对抗大汗的权威。可是单一个千户的底蕴,又承受不起战场上的巨大损失。

  在山东、在辽东,前后将近十个蒙古千户惨败于定海军之手。每一个千户都元气大损,不经过三年五载,不可能恢复。这样的风险,使诸多千户那颜都对南下伐金的方略产生了疑虑。这种疑虑,同时也是对成吉思汗的疑虑,是对成吉思汗向所有人承诺美好未来的疑虑。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成吉思汗必须证明自己。证明自己的途径无非两条,一条是夺取金国中都,灭亡金国或者迫使金国彻底降伏;第二条则是干脆利落地打败定海军。

  只要能够做到这两点,成吉思汗的威望就会跃升上一个新高度,他对草原的控制就会恢复铁板一块。所以,成吉思汗动用了本部精锐急速突入金国境内。他觉得,这样的力量已经足够。然后他就遭遇了惨痛失败。

  这场失败以后,拖雷所承担的压力倒是骤然减轻,没有人再指摘拖雷的无能。但整个黄金家族面临的压力却十倍百倍地增强,甚至可以说,应对稍有不慎,就会是灭顶之灾。

  】

  终究蒙古人只服膺于强者!

  终究那些曾经向大金国屈膝的一代人还没有死绝!

  如果成吉思汗并非强者,诸多部落改弦更张,就是必然的。

  这种时候,许多矛盾骤然浮出水面,已经没办法在忽里勒台上,靠着辩论和歌唱来解决。代表长生天的大萨满豁儿赤自家死在战场了,神谕什么的,好像份量也不如当年。成吉思汗自己,更无法维持用胜利来鼓舞,用利益来收买的手段。

  好在成吉思汗还可以用恐惧来统治,他也从来不缺乏制造恐惧的冷酷、暴烈和高效。

  成吉思汗在最短的时间里,对草原上的动摇之人和心怀恶意之人展开了屠杀,只用了两个月,就使得大蒙古国的左右两翼各削去了三分之一的千户。存留下来的每一个千户那颜,都亲吻着成吉思汗的靴子,再次发誓效忠。

  不过,重新统合草原之后,大蒙古国基本的难题依然如初。

  利益在哪里?牧场在哪里?

  身为蒙古人的大汗,成吉思汗告诉所有人,这个问题很简单。东进既然受挫,那就西进。

  夏国也好,八河之地的森林部落也好,也儿的石河两岸的乃蛮部、克烈部的余众也好,八剌沙衮那边,似乎和契丹人有亲缘关系的菊儿汗也好。他们任何一家,都不如金国富庶,地盘也小,但任一家都比金国要容易对付。

  经历过失败的蒙古人,正要喝他们的血,撕咬他们的肉来壮大自己。向西前进的步伐不会休止,一直到蒙古人挟裹的力量越来越强盛,达到足以压倒金国的程度……那就是报仇的时机来了。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