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七章 逻辑不足的对抗剧本,贴合自身的未来之战_好莱坞往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拼接,更是影史上的标杆,但实际上,这些都只是片面之谈。

  詹姆斯为什么要将T-1000设定为液态机器人?

  那是因为这项技术,在未来是可以实现的。

  六十年代时,就有无数化工企业在研究液态金属,这种位于现实中的逻辑支撑是《终结者2》成功的关键,而詹姆斯那嚣张的特写镜头,则能让观众在刺激中瞧见真实。

  所以,什么影史上第一个CGI人物?那些都是虚的!

  因为詹姆斯并没有滥用特效,而是通过镜头,让人们找到现实中的恐惧影子。

  所以说,如果想要复制《终结者1、2》的‘暗杀、保护’套路来成就《终结者3》的成功,那么我们就得找到一个比刀枪不入T-800,肆意变形T-1000还要厉害的还要真实的机器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老套的追车、枪战、肉搏、同归于尽的戏码,拍的更有意思。

  但……

  我个人觉得,更加先进且真实的机器人,怕是连詹姆斯自己都想不出来。

  所以说,在无法拿出贴近生活的机器人时,整个系列,就必须革新。

  而革新的突破口,其实已经被詹姆斯指出来了。

  既然在T-800暗杀莎拉-康纳无果的情况下,天网还能够派遣T-1000来继续暗杀约翰-康纳,那就证明,暗杀的成功与否并不会改变天网出现的事实。

  所以,想要彻底解决整个可题,那就是让约翰-康纳在未来取得真正的成功,彻底摧毁天网,不要让它一次又一次的向过去派遣足够多的终结者。

  让整部电影逃出天网暗杀莎拉-康纳、暗杀约翰-康纳的怪圈,以未来战场为蓝本,让约翰-康纳和T-800合作,拍摄一部大型的科幻战争片。

  不过,和第一部的惊悚片,第二部的动作片相比,战争片其实更加难拍。

  这并不是投资的可题,而是剧情上的合理。

  既然在《终结者1、2》里,詹姆斯已经用过无数方法描述过天网的强大,人类力量和天网力量的极端不平衡,那么如何让人类取得根本意义上的胜利,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在天网的重重布控中取胜,才是我们需要展现的关键,而这种东西……

  谁也拿不准。

  所以,我只能给你提供一些基准的战争片拍摄方式的参考,而如何让胜利看起来合理,如何让过程变得艰辛,这方面的设定,别说是我了,我想就连詹姆斯自己都做不出来。

  盖尔-赫德

  20/10/2001】

  当罗兰看完盖尔-赫德所写的前言加剧本后,时间,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

  随着灯光的亮起,未来州长的告别,坐在书房里一言不发的他,心里满是感慨。

  ‘盖尔不愧是最爱詹姆斯的人啊!对他的了解,竟然如此的深刻!’

  ‘《终结者1、2》为什么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