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二章 谨慎的史蒂文,暴躁的詹姆斯_好莱坞往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知道剧组在哪,到时候直接过来就行了。”

  “我们二月份的时候就会开机,那个时候,詹姆斯那边应该还没有封镜。”

  “不过这不要紧,我看过他的日程安排,收尾的那一段时间里,他拍的也都是棚内戏,你要是想过来,直接让索尼的工作人员用厂区电瓶车带你过来就行了。”

  “就算漏了也无所谓,罗伯特当年也是看录像学的。”

  好嘛——

  如果是三天之前,斯皮尔伯格和罗兰提起泽米基斯,那他或许还不知道该怎么回复,但现在,熟络了之后,他当然清楚,何种回答,才最保险,“我只是曾经在环球片场看过泽米基斯导演拍戏,他也回答过我一些问题,至于系统的教学,还从来都没有过。”

  “不要紧,既然感兴趣,那就慢慢学。”

  斯皮尔伯格并不在意罗兰的话语,就像圈内人全特码的都看出了端倪一样。

  那种技巧烙印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打上的,也不是三两下的功夫,就能洗清的。

  没有在这种话题上纠结过多,临别之前,斯皮尔伯格还抛出了最后一个问题,“哦对了,既然是客串,那我们的签约合同上面,就只有一美金的片酬,你的画面我暂时还没想好,具体的等你来了再说……”

  “没问题,导演。”罗兰没有犹豫,直接应答了下来,“全听你的安排。”

  说实话,签约这种事情,对于罗兰而言,还真无所谓。

  有没有镜头,也无所谓。

  现在的他,感兴趣的并不是什么电影角色,而是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

  从最初的罗伯特-泽米基斯,到后来的克里斯-哥伦布,再到之后的詹姆斯-卡梅隆……

  和每一个导演相处的拍摄经历,才是他最大的财富。

  每个导演身上闪烁出来的思维火花,灵感碰撞,比什么金钱,都要重要。

  很多人说,知识就是财富,这句话就是最大的骗局。

  什么九八五二一一,不如拆迁十套房,更是被奉为真理。

  但,电影创作这种东西,会和不会,就是不一样。

  技巧高低,更是能高下立判。

  就算你的艺术细胞不够,在经过了长期的技巧熏陶后,最次也是个画风稳健的朗-霍华德;若是能稍微迸发一些灵感,达到罗伯特-泽米基斯的程度,也有很大可能的;如果找到了自己的道路,并且发扬光大,蒂姆-伯顿的票房地位遥遥可期;要是突然开窍,能把技术和电影完美相融,那詹姆斯-卡梅隆的身影,便在眼前;至于各种风格随意切换——

  咳咳咳。

  这个,就得看你身上的艺术细胞浓不浓郁了。

  如果说一年以前,罗兰需要启动资金,企图让自己成为风口上的猪。

  那现在,启动资金有了,目标项目也有了,当二师兄这种事情,就可以先丢一边了。

  反正时间还早,这些事情并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