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二百三十二章 割(一)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此郑朗很马虎,有这个钱,不如多救济几个贫困百姓,纯粹是浪费。

  放了一些鞭炮,织机抬进去,传授开始。

  观者有男有女,但外面有两个衙役看守着,只放妇女们进入凉棚,以免伤风化。本来纺织就是女子的活,一个大男人跑进去算什么?

  人多,四儿织艺稍次,自告奋勇站出来维护秩序,笨拙的指挥着进棚学艺的妇人们,站好队,先观摩,观摩后再坐在织机上轮流亲手学习,崔娴与江杏儿不停巡梭指导。

  人还是太多,天又热,于是三女不停的用手帕擦着汗。

  这让观者很感动。

  人群中两个学子说着话:“仅吏治,做到尽头了。”

  “吕兄台,恐怕难的是下一任知州。”

  两个学子皆窃窃笑了起来。

  休说下一任知州,整个宋朝,象小状元这对夫妇那样治理管辖境内的也找不出几个。

  就是有这个心,也无这个力啊。

  然后二人又艳羡的看着郑朗身边的四个学生,吕兄台拉了一下岁数稍小的学子,用一口扬州话说道:“邵兄台,我们还是走吧,说不定郑状元这几个学生,我们下一届科考就会撞上其中的一到两位。”

  明年是不会省试了,听说朝廷正在谋划以后科考改成三年一考,到时候太平州新知州四位学生中,吕公著与司马光岁数逼近及冠之期,必然参加科考。

  两人都很自负,可以在考场上与他们一决长短。

  但是他们疏忽了一件事,科考是其一,吏治与做官之道也是其一,科考是扣开进入官场的大门,后面两点才是官场高升的法则。能在科考上战胜吕公著与司马光,仕途上能战胜经郑朗精心调教过的吕公著与司马光吗?

  说完后两人上船,此次前来太平州是听说了碑赋之事,刻意从扬州与丹阳赶到太平州会合,一道拓郑朗字的。

  观者太多,两人一来一去,无人注意。

  他们的小船刚离开,另外一艘大船驶到太平州的码头。郑朗看了看,带着诸位官员回去。这是妇人的活,崔娴安排足够了,自己不便插手。

  刚到州衙,吕三叔来到公堂,对他禀报:“江宁来人了。”

  “好啊。”正等着他们。

  来的人很多,让王益帮忙,从江宁请一个落第的举子,若不想再参加省试考的,过来帮助自己,但条件有一些高,必须精明强干,最好是官宦子弟,这样有一定的官场经验,或者能对官场有一些认识,岁数不能太大,若成了老者跟在自己后面不大灵活,等培养起来,都走不动路了,那才糟糕透顶。也不能太小,太小就会毛躁。

  最好象吕三叔这样,四十岁左右上下,有一定经验,子女长大成人,不必有后顾之忧,做事也到了稳重时候。

  另外两个人条件稍低一些,只要人精明忠心,身手好就行了,做护卫的。但考虑到江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