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9章 无中生有!_汉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也是绕了远路才到渠犁,兵不多,六千余骑而已,所以也不愿与乌孙彻底翻脸,便放了我回来,并要求乌孙立刻退出龟兹、轮台。”

  任弘十分珍惜这情报:“果然是右谷蠡王亲自出兵么?”

  右谷蠡王是匈奴六角王之一,相当于右地的二把手,地位仅次于右贤王。右谷蠡王驻牧地在天山以北,后世的乌鲁木齐附近,实力强大,部众四万余,麾下控弦之士上万。

  不过这次右谷蠡王似乎只带了小部分人来,当然,也可能是其余的部众游弋于孔雀河中游,保护从山国后撤回右地的道路,提防汉军援兵抵达。

  译长继续告诉任弘他知道的情报:“我到达时,右谷蠡王亲自带兵看着渠犁,而从西面围攻铁门关的,则是伊吾王、蒲阴王。”

  这两王的驻牧地则在后世哈密市地域内,如众星捧月般,环绕着位于巴里坤草原的右贤王庭,相当于右贤王的下属。

  他们常派人南下截断楼兰道,去年袭击奚充国的,就是蒲阴王的部下。

  不比强大的右谷蠡王,伊吾王、蒲阴王作为右贤王的附庸,更为弱小,大概把整个部落的男丁都拉上,才凑了四千骑。

  因为不是右谷蠡王嫡系,还被安排去啃铁门的硬骨头,而右谷蠡王的精锐则在渠犁看戏?

  任弘觉得,事情开始变得有趣起来。

  “看来匈奴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啊!”

  利用乌孙威慑匈奴只是开胃菜,他真正的计划,可以开始了。

  任弘让人准备笔砚简牍,他打算写一封信,一封给右谷蠡王和日逐王先贤掸的信。

  “但却要这信,落到伊吾王、蒲阴王,这两位右贤王的亲信手中。”

  任弘心里的第二份锦囊,是离间计。

  不过,虽然匈奴受汉影响很深,传示各国的国书也用汉文,但伊吾王、蒲阴王这两个小王身边,有通汉字的人么?

  乌孙译长回答道:“有,蒲阴王身边就时常带着一名降于右贤王的汉人官吏,其汉名……”

  译长仔细想了好一会,才想了起来:“对了,他叫‘吴宗年’!”

  任弘的笔,一下子就僵住了。

  ……

  PS:晚上出门吃饭,今天只有两更。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