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99章 党同_汉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为所屈。

  不过韩婴之后,韩诗再没出过大宗师,在齐鲁两派夹攻下维持到今天,着实不易。如今朝中齐学依然强大,郡国诸野则是鲁学鼎盛,韩诗两边都不沾,在经术上也没什么创新,一副混吃等死的架势。

  蔡义作为帝师,韩诗一派官当得最大的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见朝中多了任弘这后起之秀,近日靠着那篇《雷虚》名扬长安,又对经术表现出兴趣,便拉下老脸亲自邀约。

  但他不知道,任弘这个人,就不喜欢锦上添花,而乐于雪中送炭!

  “若是蔡少府早说几天就好了!”

  任弘满脸惭愧,朝蔡义作揖赔罪。

  “数日前,我刚请未央厩令张敞为我做引荐人,往河间国去信,说明年愿亲至河间国,拜小贯公为师,学《左传》及《毛诗》!“

  ……

  “贯长卿那老匹夫在河间枯坐了几十年,消息怎忽然这么灵通,居然下手比我还快。”

  笑着与任弘作别回到家中后,蔡义不由大悔,前些时日他仍在观察任弘,没想到稍稍迟疑,就错过了一条大鱼。

  蔡义家在河内郡,年少时也曾去河间国,与有“小贯公”之称的贯长卿结识。贯长卿不仅从其父那儿接过了《左传》的传承,还是毛苌的大弟子,传《毛诗》。

  在蔡义的印象里,贯长卿是一个榆木脑袋的老顽固,坚持用大篆来教授左传,不断章句,不写义理。而《毛诗》的影响力也局限在冀州,根本挤不进被三家诗把持的庙堂。

  可任弘却偏偏选了这个连蔡义都看不起的小学派。

  但仔细琢磨后,蔡义又觉得,此事没那么简单。

  “放着已成为博士官的显学不入,却偏去垂青被排挤到河间,几乎要消亡的小学派,要么就是任弘真的钟情于左传毛诗,要么就是……其所谋甚大啊!”

  如此想着,蔡义在晚上吃饭时,将刚娶了蔡家次女的女婿常惠叫进书房里,将门合上,与他说了今日的事。

  “吾婿,你素来与任道远相善,腊祭前再替我登门一次。”

  常惠面露难色:“道远既已往河间国去信,恐怕心意已决,我也难以说服他。”

  “不是为了学诗,而是另有一事。”

  蔡义背着手,念了首《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倾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言罢看着恍然大悟的常惠,笑容暧昧:

  “你现在明白了么?”

  ……

  PS:第三章在0点前。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