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1章 周公_汉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德,然秉政十年,久于周公,故正月加元服,五月而灾见。”

  所以他才那么讨厌齐学儒生,对任弘乐游原引雷持赞许,甚至故意让新年号叫“元霆”。

  有人希望他大政奉还了,但霍光恍若未闻,之所以牢牢把持着权力,一来是皇帝身体确实不太行,心疾时好时坏。

  二来,他被亲家上官氏背叛过一次后,也明白了刀剑必须在自己手中的道理。权力放下去容易,想要再拿回来却很难,与其将性命安危寄于他人,还不如攒在自己手里。

  至于第三嘛,霍光想要做的事情,还没做完,故十年不够,再加五年还差不多。

  他曾问过精通《尚书》的鲁学领袖,大鸿胪韦贤周公之事,韦贤言简意赅地告诉他:“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霍光听后感慨:“七年便能做到这些,我不如周公远矣。”

  可在心里,霍光却是将自己的政绩一一对比过的。

  “平燕王、盖主、上官、弘羊之谋,是为救乱。”

  “灭龟兹,逐西羌,是为践奄。”

  “设西域都护府,通南北道,此乃建侯卫。”

  “我辅政迄今十三年,百姓充实,四夷宾服,长安恢复繁荣,大汉从孝武晚年的危局转危为安,这也算营成周,为后世奠基了。”

  制礼乐就算了,他不懂儒学经术,甚至打心里讨厌儒生,做不来,延续先帝时奠基的制度,加以损益即可。

  撇去这一条,距离霍光成就周公那样的事业,还差什么呢?

  “东征,克殷!”

  霍光收了帛画,抬起头,那幅任弘制的天下舆图挂在他书房之中。

  对于大汉而言,谁是殷商呢?

  当然不是任弘报上来的所谓前朝余孽,远在两万里外的“大秦”。

  而是正北方,与大汉斗了一百三十年的匈奴!

  先帝在太初四年征宛后,下了一道诏令:“高皇帝遗朕平城之忧,高后时单于书绝悖逆。昔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

  灭匈奴,这是汉武功亏一篑的夙愿。霍光依然记得十三年前,在五柞宫,先帝弥留之际,让金日磾、上官桀等人都退下,唯独留下了霍光,对他说了最后的遗言:

  “霍光,你跟了朕二十余年,出入禁闼,小心谨慎,未尝有过。”

  “故应是知道,朕极少有后退的时候,不论对外边的四夷,还是对朝野的列侯百姓。”

  “朕这一生,仅仅退过两步。”

  “一步是建元时,巡狩封禅改历服色事未就,窦太后治黄老言,不好儒术,干涉了朝政,赵绾、王臧自杀,诸所兴为者皆废,朕忍了,退了。“

  这之后四十余年,便是带着庞大的帝国,一味向前迈进,走入了前人从未想象过的轨迹,开创了一个新的纪元。

  然后回过头,发现车上的人精疲力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