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2章 反咬,状告太子_赵家嫡女一蓑烟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怎么得来的。

  御书房中,宋明昭和宋锦早已在此等候。

  老皇帝身前的案桌上,是一堆又一堆、高高叠起的奏折。

  在等待璃王入宫的空当里,他还批阅了几本。

  宋锦时不时看向御书房的大门,不自觉地担心起三皇兄。

  这些刺客的供词,他是不信的。

  但就怕皇上信。

  “璃王到——”

  伴随着太监尖声一嗓子,璃王宋凌煊迈着稳健的步子进入御书房。

  他穿着绛紫色的银丝云纹蟒袍,颀长的身影笔挺,走路带着风。

  龙椅上的老皇帝放下了手中的奏折,眯着眼看向宋凌煊。

  “老三,你这两日去了何处,为什么昨晚上才回府。”

  一见到人,老皇帝便显出了审问的姿态。

  宋凌煊表现的不紧不慢,对着老皇帝行了个甚是敷衍的君臣礼。

  “本王与王妃出城游山玩水,不知皇上几番派人传旨召见,所为何事。”

  老皇帝见璃王仍旧是这副孤傲的态度,面子上挂不住。

  “你就这么跟朕说话的么!”

  他几乎要气的吹胡子瞪眼,但还是保持着帝王的仪态。

  站在御前的李福海很少看到皇上这般愤怒,低着头,敛声屏气,不敢有所言语。

  但是他的身体已经抖成了筛糠似的,哪里还有大总管的气派。

  面对老皇帝的怒声斥责,宋凌煊不为所动。

  他那冷俊的脸上附着逼人的寒意,使得御书房内的空气都变得寒意四射。

  除了李福海,同样在御书房内伺候的太监和婢女,都感觉到一股寒意从脚心蔓延到头顶。

  以前皇上对璃王,那是十分忍让的,可能是这两天肝火旺,加上十几道圣旨才将璃王召回,心情郁闷了。

  宋锦见状,上前劝谏。

  “父皇,儿臣认为,北燕使臣遇刺一案疑点重重,若是仅靠几个刺客的供词就将判三皇兄有罪,未免有些武断了。”

  “老九,你这是在指责朕,说朕武断么!”老皇帝的怒火不降反增,火气波及到宋锦身上。

  宋锦作揖行礼,甚是恭敬,“儿臣不敢。”

  “当真不敢么,朕看你胆子大得很呐!

  朕让你调查此案,你却知情不报,迟迟不将证供上交。

  如果不是太子将这些供状拿来,朕到现在还被蒙在鼓里。

  你这是在欺君,还有什么不敢的!”

  老皇帝怒气盎然地说了这番话后,一口气没喘过来,揪住了自己的衣襟,猛地抽气。

  “皇上息怒,别气坏了龙体啊。”李福海甚是担心地劝道。

  见宋锦也被斥责,一旁的宋明昭暗自窃喜。

  他抓住机会火上浇油。

  “父皇,为了两国同盟,儿臣恳请父皇秉公处理此案,给北燕一个交代。”

  宋凌煊嘴角一撇,透着浓浓的不屑。

  他双眼平视前方,哂笑道。

  “太子这是站在什么位置讨要交代?北燕的驸马麽。”

  宋明昭有些被激怒,“璃王,本宫是为了两国百姓免于战火,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宋凌煊却不愿跟宋明昭多言多语。

  他对着龙椅上的老皇帝说道。

  “本王要状告太子两条罪。

  这第一条,便是太子越俎代庖。

  既然北燕使团遇刺一案,皇上已经交由九皇子全权彻查,那么太子私自从大理寺盗取犯人证供,未免……”

  “什么盗取!本宫是光明正大地拿出来的!”听到自己被冤枉“盗窃”,宋明昭忍不住辩驳。

  璃王冷冷地瞥了眼宋明昭满了愤怒的脸,反问道。

  “何谓光明正大。

  太子应该清楚,大理寺规矩森严,犯人的供状,从不随意让人查看,更何况是带出大理寺。

  那么本王倒想问问你了,你是怎么个光明正大?”

  宋明昭被抵得说不出话来,将拳头紧紧地握住。

  但是他越愤怒,便越是提醒自己要冷静。

  。牛牛小说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