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七章 分辩_谢却人间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打斗起来。有话曰,不知者无罪,闻者足戒。先帝令臣过去,便是安抚为主,并不为镇压百姓。皇上听到这里,自然是点头的,这件事朕也知道。不过你与太守又是怎么回事?

  许默嘴角下抿,露出一个无奈的神情:当时的临州太守年纪大了,因病痛多次乞骸骨,臣去之时,他已久不管事,不过等臣到了,却一直勉力支持,臣十分尊敬老大人。

  秦王自是不容他狡辩,当即道:于是你就包庇了他的外孙。

  许默叹了口气,王爷请听臣说完。

  给秦王气的,差点扶摇直上九万里。

  许默道:臣说的当地教化不利,并不单指平民百姓,便是当地的富户人家,读过四书五经的也少有其人,饭都吃不饱,何谈孔孟?臣到临州之后,按着先帝的旨意,先发布文告,撤回各处缉拿盗贼的官兵,而后统计耕地,同朝廷借了粮种,至于官银一说,临州府库并无存银,臣身为都尉,也从未接触过,臣刚去的时候倒是跟人借了些银子,不过那个跟官银却没什么干系。

  哦?这么说那宋泽去偷你的银子,所以你大人有大量的原谅了他?秦王死死的盯着他。

  许默摇头,宽容的道:那宋泽不过十几岁,若是在京中发生这样的事,自然要以律来办,可临州本就缺乏教化,若是一开始去,对旁的盗贼都高举轻放,而对后头的那些又严刑以待,不免给人以自相矛盾之感,也不利于臣宣扬圣恩。后面臣令人在各处宣扬律法,又将皇上的恩典都广泛的告知他们,果然盗窃之事便少了,虽不能与京城的路不拾遗相比,可百姓邻里之间,也能互帮互助了。

  皇上再点头:做的不错。

  秦王这时候就跟一个努力想让皇上不被奸臣所惑的忠臣一样,恳切的劝道:皇上别被他的三言两语给迷惑住,他分明是看那宋泽乃是太守家人,所以才放了一马。后来临州太守不是撒手不管,直接将专断之权都给了他了吗?

  许默道:皇上,当日与宋泽一起的还有数人,这些人在当时,想偷盗银两,然而并未成功,他们是被臣的下人给抓住的,实属偷盗未遂,臣在当时已经用了刑杖,后来也没有随便就将人放了,而是着意监看这些人,尤其是宋泽,臣怕他小小年纪一着不慎走了歪路,近年一直带在身边,皇上若是存疑,将人叫了来一见便知。

  秦王没想到许默这么能言善辩,好你个许默,当真生了一张巧嘴,颠倒黑白!

  许默心道,你怎么不说我构陷忠良?你怎么不说自己贪污河道银两?大家都明知道的事,你以为我是不敢说还是不敢想?

  不过面上他还是继续装老实,没有再说话,只对着皇上磕了个头。

  皇上对这一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他认为许默做的已经足够好了许默若是大刀阔斧,说不定临州反而没有今日的安定。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