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八章 老朽记得他_西游之问道长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若灰草枯木的普通凡人,种下七彩葫芦。

  恩,此举当然是为了对付山神林森,在百年前禁锢在葫芦山之中的金蝎和青蛇两个妖怪。

  其实,他当年也是看过葫芦娃的,对那个‘请叫我女王大人’的蛇精病印象深刻。

  陆北思索片刻,凝声道:“老先生,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陆小友,但凡说出这种话的多半都是讲了……你可言无妨。”

  青衣老者练达人情,洞达世事,此刻竟然和陆北十分难得地开了一句玩笑。

  陆北神色间微微有些异样,斟酌言辞道:“前辈,想来那红云大尊并非是真得陨落了吧?”

  闻听此言,青衣老者神情莫名,目光悠远。

  “生生死死,真真假假,陨落与否,谁能又说得清楚?”说到最后,青衣老者沧桑的眉宇间,竟无端蒙上了一股煞气,周身气势飞扬,顿声道:“老朽记得他,他便是还活着。”

  “陆小友,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说着,其人意味深长的苍老目光停留在陆北握向腰间‘三生’剑的右手。

  陆北身形微顿,淡淡一笑,涩声道:“前辈所言甚是。”

  心中不由重重一叹。

  “陆小友还有什么疑问,若老朽方便告知你的,一定不加隐瞒。”

  青衣老者收敛气势,面上重新挂上和蔼的笑容。

  “以前辈修为,为何还要这般……”

  “多此一举?”

  青衣老者笑着接过话头,见陆北整容静听,就是微微颔首,正色道:“陆小友修道时日尚浅,对何谓‘劫’定是理解不深。”

  “请前辈赐教。”陆北神情肃然,拱手道。

  这等活跃在上古的大能,亲历天地数次大变,对于万事万物的本质必定有着不为人知的理解。

  “天地人三劫发动,无不以因果为媒……佛门所言因果报应之论,只是说对了一半,因果仅仅是牵连劫数的手段,而不是劫数的根源……劫数的根源在于气数的涨落……天地有生灭,日月有盈缺;人生有起伏,潮水有落涨……所谓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所谓劫数,不外如是。”

  见陆北若有所思,似有所悟。

  青衣老者面带激赏,心中暗叹孺子可教,又续道:“比如眼前之事,老朽不是不可以直接插手……但其中必有反复,比如说不得会出现一个与老朽同等境界之人,掺和其中,徒增变数。”

  青衣老道说到此处,神色颇有些无奈道:“其实,若有选择,老朽也不想让陆小友涉入其中。”

  陆北神情微愕,自失一笑。

  心道,这应该算是被嫌弃了吧。

  不过也对,他因果缠身,以这位太乙金仙之能,想来是能够洞察分明的。

  青衣老者所言,恰恰也映证了他的一个猜测。

  西游的其中一个重要目的,便是为了在南赡部洲大肆弘扬大乘佛法。

  既然如此,那为何不直接派几个菩萨、佛陀把《三藏真经》带到中土神州,省心还省力。

  至于所谓清除西牛贺洲一些妖魔势力云云,此言殊为可笑,一些劫难的妖魔分明三界是一些佛陀、菩萨、大能家的坐骑来着。

  比如观音家养的那条鱼,那头看门的熊,老君的吹火童子,嫦娥的玉兔儿……恩?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那么西游之路多半就是为佛门再增加一尊专司攻伐斗战的斗战圣佛了,补全佛门气运位业。

  恩,按照前世的一些说法,当然还有功德。

  那么为何会有这天降功德落下?

  昔年封神大战之时,厘定三界秩序,怎么就没有听到有什么天道功德落下?

  佛门大兴,又为何是天定?

  一些疑惑在陆北心中悄然浮起,有心想问眼前这位大能,又觉大为不妥,只得将这疑惑压在心底。

  或有朝一日,能够慢慢解开这些谜团。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