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章 出师不利_逐鹿北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使团刚到陈国,就遭到软禁,这明显是个下马威。

  在没有见到陈帝之前,他们不能轻举妄动,谁让这是人家地盘,本事再大也得憋着。

  三人在使馆等了一天,第二天终于有官员来了,热情地询问高顺,昨日休息的如何。

  高顺笑着说还行,但解法选和马嗣明可没那么轻松,昨天他们担惊受怕一晚,生怕有人要害他们,高顺劝了也没用。

  “呵呵,招待不周,还请公子见谅,今日本官可以带你们逛逛建康城,不知公子是否感兴趣?”

  “乐意之至!”

  高顺正想出去呢,只是不敢硬闯,现在有人要带他们,虽然是被监视,但也不影响。

  解法选留在使馆,马嗣明跟在高顺身边保护他,加上陈国的寺丞,三人带着一群兵丁出了使馆。

  走在建康的街上,看着这座古城,完全没有后世南京的影子,有些建筑还没出现。

  大名鼎鼎的金陵,高顺是见识过的,但他的前身建康,高顺以前闻所未闻。

  南梁武帝时期,建康建设最大,吸引了印度等各国商人前来参观。

  南朝皇帝兴佛,在建康城中建立了许许多多富丽堂皇的寺庙,一个建康城,就有僧尼十余万。

  建康又有石头城和长江天堑做保护,因此极为坚固,在梁武帝晚年,侯景叛乱,将梁武帝饿死在台城,又将富庶的江南生灵涂炭,还差点毁了建康。

  陈武帝平定侯景之乱后,开始有计划的修筑建康城,到了陈后主时期,建康城的繁华比起前三朝有过之而不及,更为气派繁华。

  东晋时期对建康城进行大规模改建扩建,把宫城东移,南对吴时的御街,又把御街南延,都城南面正门即宣阳门。

  再往南五里为朱雀门,门外有跨秦淮河的浮桥朱雀航,直抵南面祭天的南郊,形成正对宫城正门、正殿的全城南北轴线。

  宣阳门至朱雀门间五里御道两侧布置官署府寺,南端临秦淮河左右分建太庙、太社,居住里巷也主要分布在御道两侧和秦淮河畔。

  经此改建,建康城内形成宫室在北,宫前有南北主街、左右建官署、外侧建居里的格局,城门也增为十二个。

  建康城规模极其庞大,以建康宫为中心,据记载有宫墙三重,外周八里。

  南面正面是大司马门,直对都城正门宣阳门,两门之间是二里长的御道。

  御道两侧开有御沟,沟旁植槐、柳,大司马门前东西向横街,正对都城的东、西正门。

  苑囿主要分布于都城东北郊,宫城北有华林园,原是东吴的旧宫苑,宋时加以扩建。覆舟山有乐游苑,宋时就东晋药圃建成。玄武湖在都城北。

  东晋时筑长堤以防水患,并引湖水通入华林园、天渊池和宫内诸沟,再下注南城壕。

  建康南迁人口甚多,加上本地士族,遂不得不在城东沿青溪外侧开辟新的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