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九章 为国取士_逐鹿北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齐的领土面积大概九十一万平方公里,而人口只有两千两百多万。

  这要放在后世,很可能还不如一个省,但此时已经很难得,人口也代表一个国家的实力。

  如今的齐国,有九十七州,一百六十郡,三百六十五县。

  如此多的行政区域,管理起来并不容易,尤其是很多县令并不合格,只不过没来得及更换罢了。

  高顺如今是吏部尚书,有责任为国家选拔人才,科举的推动还不到时候,可其他方法一时间还想不出来。

  在这个年头,就是历史上那些世家大族都声明不显,高顺翻阅了很多历史资料,也没发现几个有名的人才。

  有人可能不明白这是个什么概念,唐朝开国名将李靖去年刚刚在周国出生,而隋唐的五姓七族,此时也十分低调,而且大多数都在周国。

  “真的是一手好牌,难怪隋唐最终能取得天下。”

  高顺心里十分感慨,再看齐国境内,没有什么五姓七族,只有什么八贵,和八鬼没区别。

  八贵中和士开和高阿那肱都死了,只剩下领军娄定远,录尚书赵彦深、侍中高文遥,领军綦连猛,左仆射唐邕。

  这几人虽然没什么名气,但也要比大多数官员强,所以他们如今还在朝中,并没有受到贬谪。

  尚书台,几位大臣齐聚于此。

  “诸位,近日吾常思量为国取士之道,如今大齐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不知诸位有何办法。”

  有高长恭坐在上位,没有人敢把高顺不当回事,听了高顺的问题,都思索起来。

  徐之才开口道:“为国取士,确实是大事,可着地方选有德之士,入朝为官,如此可得人才。”

  魏收死了,朝中老人只剩下徐之才一个,徐之才今年有八十岁了,可谓是德高望重。

  “老先生说的不错,只需让各地太守举荐,然后由朝廷选拔即可。”唐邕附和道。

  朝中少了不少宗室子弟,这让大臣们更敢说话了,如今大局已定,就算赵彦深也不敢说什么。

  听到大臣们都这么说,高顺摇了摇头,这些大臣脑筋太死板,看来是无法让他们主动开口了。

  但凡事不可操之过急,直接推出科举的话,势必会遭到这个老臣反对,如此高顺想出个办法,反正读书人大多都在世家大族,那就先从这些人里选拔。

  “推举可以,但不能直接当官,必须经过朝廷考核,考核不过发回原籍!”

  高顺也懒得和他们墨迹,索性直接说出办法,大臣们一听面面相觑,他们对比还没有概念。

  “天下之重,非独治所安,帝王之功,岂一士之略。

  自古明君哲后,立政经邦,何尝不选贤与能,收采幽滞,周称多士,汉号得人,常想前风,载怀钦伫。

  我朝负扆夙兴,冕旒待旦,引领岩谷,置以周行,冀与群才共康庶绩。

  而汇茅寂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