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66页_白云深处有为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别看只是在祭坛上站着诵读祭文,那也是无上光荣的事情。

  翰林院里不少人都激动不已,这可是翰林院集体的光荣。

  倒是李东阳,还能沉下心来,静静的写了一篇辞藻华丽的祭文,在那一日朗读出来。

  结果他刚读完将祭文投入烈火,就有风云骤起,等燃烧成灰后,细雨缓缓飘落,整整下了一日一夜,解了春日的干旱情况。

  戊寅,振广西饥。

  广西因为是苗地,又分寨子,土司颇多,如果闹了饥荒,是要出事情的,以往大明是一手打一手拉,因为人太多,赈济不过来。

  现在不同了,大明有的是粮食!

  罗伦那边三季稻已经在沿海种植成功,不过三季稻仅仅供给自己人种植吃用,双季稻就送去赈灾。

  大明的大手笔让外族,人知道大明不缺吃穿,但凡是不愁吃穿,必定兵马精良,一下子,这些人就老实了许多。

  而工部的人也开始往翰林院跑了,户部送来了去年翰林院要的防止蠹虫蛀书的东.....

  第294章成华六年的春天

  三月甲申,免湖广、山东被灾税粮。

  宪宗皇帝如今粮食充足,人也大方了起来,免税粮免的很频繁,他越是如此,外族的人越是不敢得瑟,因为能减免赋税,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强盛。

  不强盛,也不能不需要赋税啊!

  同样的三月,还有清明节。

  明朝在清明重阳都有假期,休了一日,祭祖。

  此次祭祖,吴有为让吴琼担任了主祭,让他慢慢的接手吴氏一一族。

  三月同时也是开春的时候了,一年之计在于春。

  这一年,大明的辣椒、玉米、番薯、土豆等等,种子充足,遍地开花;三季稻也正式被南方的沿海地区接受,双季稻成了南方水稻的不二选种。

  壬寅,诏延绥屯田。

  殊永为平虏将军,充总兵官,太监傅恭、顾恒监军,王越参赞军务,备阿罗出于延绥。

  河套,是大明俊臣心里的一块旧伤疤。

  四月,天气正式转暖。

  吴有为嫁了最后两位妹妹,分别嫁给了小李秀才和小张秀才,这俩人如今是陶文书院正式的教书先生了。

  虽然只是教导小班的先生。

  而陶文书院有长大了的孩子,学校毕业后,不能考科举,但是可以进入德川任职,记账算账,自己培养起来的算账先生,当然要比别人放心。

  初夏的气候是干燥的,也是干爽的,春风拂面,杨柳依依,翰林院开始清理第一座藏书楼了。

  这一日,吴有为是带着吴琼以及陶文书院的小张秀才、小李秀才去的,这两位现在是他妹夫了,三个名额,也就他们俩和吴琼能用上,小明德太小了,带来也做不了什么白白浪费一个名额。

  翰林们也都带了三个人,基本上没有人不带满名额的,而且百分之八十都是自己的儿子!

  没儿子的带孙子来的占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