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5章 洪武帝的怒火_锦衣长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施耐庵听了常歌的话,凝视着炉火一言不发。

  《水浒》是施耐庵的孩子。自家的孩子怎么长,却要听外人的,他要是乐意才怪。可是他又不得不考虑如果自己按照原本的思路写下去,那这本书将成为大明的禁书,永世不能见天日。

  施耐庵终于下定了决心:“好吧。那我就让梁山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归降大宋朝廷,保卫家国。”

  常歌大喜过望:“施先生,这样一来我回应天也能够交差了。多谢您的通情达理。”

  施耐庵却道:“不,我应该谢谢你。若你武断的按照圣旨办事,来了兴化直接搜了我的抄本烧掉。或许我的命就终止在这个冬天。”

  施耐庵说者无心,常歌听者有意:是啊,我这样做其实没有按照圣旨办事。属于临机处置。不知圣上会不会怪罪我。应该不会,自我为圣上办秘密差事以来,哪一件差事不是办的漂漂亮亮?既有功劳,又有苦劳。圣上有怎么会因为我的临机处置迁怒于我呢?且这样做既为圣上解忧,又让大明多了一本传世巨著。两全其美。

  常歌有些一厢情愿。

  第二天一大早,常歌遍拜别了施耐庵与罗贯中,启程回应天复旨。

  数日之后,谨身殿。

  洪武帝正怒视着李善长、汪广洋、刘伯温、胡惟庸四人。

  四人之中,李善长、胡惟庸是淮西党,刘伯温是浙东党、汪广洋是中间派。今日淮西党、浙东党、中间派出人意料的站到了一起,对抗洪武帝的圣旨。

  洪武帝怒道:“朕已经说了三次,让户部增发五百万贯宝钞!户部为何迟迟不办?要知道朕说的话即圣旨。等于户部已经抗旨了三次!”

  李善长叩首道:“圣上息怒。是臣让户部停止滥印宝钞的!宋、元两代刷钞,都是需要有准备铜的。宝钞代表着铜钱。老百姓要随时都能从钱庄、官府用宝钞兑换出铜钱才能认可宝钞!说白了,宝钞代表着朝廷的信誉。可如今户部已经印发了接近三百万贯铜钱。我们的准备铜只有区区四十万贯。再印五百万贯,一旦日后民间发生挤兑,后果不堪设想!朝廷在民间好容易建立起的信誉将毁于一旦!”

  左丞汪广洋道:“禀圣上。臣赞同李丞相刚才所说的话。大明立国一年,圣上勤政爱民,官员们兢兢业业。朝廷多次减轻民间赋税、鼓励农耕、兴修水利。对于大明新朝,百姓赞不绝口。若因为滥发宝钞失信于民,那可真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洪武帝大怒:“哦?依你们所说,朕夜不能寐想出的解决财政窘境的法子,竟然是一个失信于民的恶政喽?”

  李善长和汪广洋叩首不言。

  洪武帝大怒道:“朝廷刚刚平定北方四省。恢复生产需要钱,建立各级行政衙门需要钱,更别提北伐尚未结束,每日都需要数额庞大的军费了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