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62章 罪在官,不在民_锦衣长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礼部尚书赵瑁拱手道:“圣上,臣赞同王部堂的观点!这是大明自立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叛乱!叛军不杀不足矣平民愤!臣以为不仅要杀光叛军,还要诛族!这样才能震慑全天下有反心的那些逆贼!”

  赵瑁内心里的观点跟王惠迪相同:圣上喜欢杀人,这回肯定想大开杀戒!我顺着圣心提出意见,圣上一定龙颜大悦。

  工部侍郎麦至德道:“二位部堂说的在理!圣上,历朝历代对于造反者都只有一个处置的办法,那就是‘杀’!只有用雷霆手段才能保万年江山于一统!”

  在场的六部堂官纷纷附和。只剩下户部的实际掌控者——右侍郎郭桓一言不发。

  洪武帝没有表态,而是转头望向太子朱标:“太子,你认为呢?”

  朱标是仁慈敦厚之人,他的意见与六部诸堂官相左:“父皇,儿臣认为诸位大臣所言大错特错!工部麦侍郎刚才说了一个词——‘历朝历代’。说得好啊!历朝历代都有一句话,那就是‘杀降不详’!镇江的六万叛军遇到平叛的官军根本未作抵抗,全部出城投降。朝廷怎么能杀光六万投降的人呢?如果那样做,只会给江山社稷带来不详!

  朱标顿了顿,又道:“父皇,按常歌的折子里所说,所谓的叛军只是一群饥肠辘辘的百姓而已!他们只是受了沈放裹挟。即使是祸首沈放,造反的初衷也不一定就是谋朝篡位。或许他只是想给治下百姓谋一条活路而已!父皇,儿臣建议将六万所谓的叛军全部释放。并且朝廷要拨给镇江府粮米,赈济百姓。父皇还要下旨彻查镇江官府鱼肉百姓之事。”

  一众六部堂官听完朱标的话,想法都差不多:妇人之仁!太子啊太子,你这番话一定会惹得龙颜大怒!

  出乎六部堂官们的预料,洪武帝竟用赞许的目光看着朱标,一连说了三个“好”!

  夸完朱标,洪武帝问了大臣们一个问题:“你们吃过常歌折子里所说的‘观音土’么?朕吃过!十二岁那年,朕吃了一次,腹胀了七日,差点丢了命!你们见过常歌折子里所说的‘易子而食’么?朕见过!几岁的小娃娃,跺了脑袋大卸八块扔进锅里。饥饿会让人变成恶狗!你们这些人出身书香门第,富贵之家,根本不知道饥饿的滋味!”

  接下来洪武帝又说了两句话,给镇江府的叛乱定性:“镇江之乱,罪在官不在民!徐辉祖、常歌所俘六万余人,并非叛军而是饥民!”

  郭桓终于开口:“圣上明鉴!官员压榨盘剥百姓,百姓何罪之有?”

  郭桓比几位同僚都要聪明。他明白洪武帝嗜杀官员是因为他出身寒微,对普天下的官员天生带着偏见与排斥。他对百姓却截然相反,一贯爱护有加。

  洪武帝命令殿阁学士吴沉:“拟旨,命户部立即拨给镇江府十万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