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95章 舅甥相见_锦衣长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景隆道:“这位是道衍大师吧?呵,小舅舅说的是啊,我跟他是一家人,没什么是不能说的。您没看从行完国礼,我不再称呼他‘燕王’,他也没称我‘曹国公’?”

  朱棣见到少年时的伙伴特别高兴。在他眼里,他少年时最要好的伙伴有两位。一位是徐辉祖,一位是李景隆。徐辉祖跟他在草原的战场上共过生死。李景隆则是他看着长大的,且跟他还有血缘关系——李景隆的父亲李文忠是洪武帝的亲外甥。

  朱棣举杯:“来来来,满饮此杯,为我大外甥接风。”

  二人饮罢,李景隆道:“小舅舅,这趟来北平办差,你得好好帮帮外甥。裁边军、减军费,恐怕边军将士们不服啊。我知道北平的边军虽不隶属于你,却对你言听计从。你替我好好跟他们说说。自大明开国,北伐打了十多次。伪元余孽已经被打残了,根本无力发动大规模的南侵。北边还保留那么多军队做什么?要知道咱大明幅员辽阔,用钱的地方多。圣上又连年减少百姓赋税,朝廷财政一直推行开源节流之策。裁军减费就是节流。边军将士都是朝廷的人,该主动为朝廷分忧。”

  道衍和尚连忙道:“曹国公,燕王殿下只能管的住王府的三卫护军。跟边军将领素无往来,这个忙恐怕他帮不了你。”

  朱棣却摆手:“大师,你也太谨慎了些。在自家人面前说什么外场话。”

  转头朱棣又对李景隆说:“大外甥,这也就是你。换做旁人,我才不会帮这个忙呢。放心,我在北平八卫那边还算有几分面子。边军将领们也都很买我的账。我去跟他们说就是了。不过出了北平,其他边镇譬如大同、辽东等地,就要你自己想办法了。”

  李景隆大喜过望:“谢了小舅舅。外甥敬你杯酒。”

  舅甥二人相见,自然有说不完的话,喝不完的酒。酒过三巡,朱棣问:“大外甥,京里情形如何了?”

  李景隆道:“唉,说起来让人寒

  心。圣上前年杀蓝玉和十三侯二伯、去年杀傅友德、王弼、今年杀冯胜。有资历的开国老将,就剩下了个长兴侯耿炳文。我有时甚至会想,幸好我爹洪武十七年就病死了,要是活到现在恐怕也难得善终。现在京里的兵权被圣上一分为三。我、徐辉祖、耿炳文各得其一。”

  朱棣叹了声:“唉,明眼人都知道,父皇对功勋老臣大开杀戒,是为皇太孙登基做铺垫。”

  李景隆点点头:“谁说不是呢?如今朝廷里的政务圣上全都交给了皇太孙打理。对皇太孙提出的意见,圣上一律给予采纳。这是在给皇太孙树立威信。不过话说回来,皇太孙仁慈如先太子。他日后做了皇帝,对黎民苍生来说是大好事。”

  朱棣道:“文臣那边呢?如何了?”

  李景隆道:“圣上没有特别倚重

  请收藏:https://m.ao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